WEEK 2 (1106-1110)

任務與進展

  • 完成
    • 閱讀研究計畫:發展適用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之情感型心智理論電腦適性測驗
    • 完成學術倫理線上課程
    • 通過學術倫理測驗
  • 進行中
    • 審閱AToM題目 
      • 已完成所有文字的校正和潤飾 (50%)
      • 下週一先和士捷老師確認部分題幹和答案是否需要修改,更清楚修正標準後,針對題目設計重點再審閱一遍 (下週五前完成)
    • 思考核心能力培養 
      • 已參考謝老師的文章,在部落格寫下目前最需要培養的三個核心能力、學習重點、以及如何與工作結合 (70%)
      • 下週根據謝老師的回饋修正、補充,並思考英語學習要如何與工作結合 (下週二前完成)
  • 尚未開始/暫停
    • 建立AToM題目 (下週五前完成)
    • 上研究相關課程:文獻搜尋、社會認知評估 (下週五前完成)
    • 協助衰弱評估施測 (暫停)

心得與困難

  • 閱讀能力
    開始閱讀研究計畫之前,我先試著從部落格爬文了解閱讀方法,加上老師們的提示,閱讀速度有比預期中快一點(不過,如果沒有事先了解之後的任務,以便專注在和任務相關的知識上,應該還是會看很久···)以下整理重點:
    • 閱讀批判能力的培養
      • what: 澄清概念與語意,用中文整理概要(用自己的話表達而非翻譯,語意要完整明確,同時學習學術表達慣例、段落撰寫),再請他人給予建議
      • how: 挑重點學習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方法(跟研究目的最相關/較常遇到),google/維基查詢
      • why: 還太深
    • 研究計畫的閱讀
      • 標題 → 摘要(2-3次) → 前言(確認次標-分析次標重要性-閱讀詳細內容)→ 研究方法(略讀)
    • 論文的閱讀彙整
      • 研究目的
      • 主要專有名詞的定義與常用中文翻譯
      • (跟研究目的最相關的)研究方法與設計、資料分析方法的功能與解讀、研究結果與其臨床意義
  • 情感型心智理論(AToM)計畫
    • AToM的定義與題目設計
      和士捷老師討論認知型同理心與AToM的差異,過程發現自己有點鑽牛角尖了,老師引導我思考閱讀重點—理解AToM的定義及題目設計重點即可,在此紀錄結論:
      【評估AToM時,受測者必須在沒有表情/聲調的行為描述下,根據情境推測角色會產生的情緒感受】
      • 標點符號與聲調的關係
        和老師討論題目對話中使用的標點符號,是不是會提供聲調的線索,如「!」可能是驚訝、「⋯」比較偏負面情緒,在此紀錄結論:
        【標點符號有助於提升題目的可讀性,且沒有足夠的指向性,可適度保留】
  • 核心能力培養
    • 時間管理
      • 學習重點:提升速度和效率
      • 如何與工作結合:收到任務時要確認時限;工作開始前,排定本日/本週優先順序和目標;工作結束前,追蹤本日/本週任務進度;先把小事做完;設定番茄鐘,定時起身走走休息
    • 閱讀
      • 學習重點:掌握方向、抓重點、掌握新知、評論
      • 如何與工作結合:閱讀論文與研究計畫書時,練習彙整重點、紀錄想法
    • 寫作
      • 學習重點:掌握讀者、凸顯主旨、完整明確、精簡、連貫
      • 如何與工作結合:透過寫部落格、彙整論文練習,日寫一段
    • 英語學習
      • 學習重點:閱讀、寫作、口說
      • 如何與工作結合:先以提升英文文獻閱讀能力為主,使用ChatGPT協助,方法統整在這篇文


留言

  1. 有關核心能力養成,請再參考:https://atriptouq.blogspot.com/2019/04/open-window-64-vs-vs-8.html
    閱讀/寫作/英語之學習/練習皆須【學以致用】【與工作結合】,請再思考學習重點與如何與工作結合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閱讀能力之提升,可利用 ChatGPT 協助釐清 what & how https://chatgptassessment.blogspot.com/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有關英語能力,聽說讀寫,我想重點在於閱讀,這一定是我們用最多的--吸收知識。聽與說除非短期1~2年內需要大量使用,否則無用武之地,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